留守儿童的悲伤(这四个弊处不容忽视)

留守儿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,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是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员,只不过好一点的是,我是初中开始被留守的。但是,同样对于留守感触颇深,虽然在亲戚家都对自己还不错,但是终究会有一种自己是外人的感觉。

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19.24万人,其中,在小学就读1383.66万人,在初中就读635.57万人。

父母会因为种种原因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,外公外婆或者是亲戚家。比较多的原因是为了家庭条件的改善。

只不过,外出挣的钱,能够弥补把孩子留在家里,导致的缺失吗?

留守儿童容易有“被抛弃感”

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,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回来之后也很难和父母亲近,习惯了疏远,不知道如何亲近。

有一个朋友,家里由于一些原因,把小时候的她留给了外婆带,长大之后,她说,永远没办法和父母那么亲近,但是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姐姐是可以做到的。等到她有孩子之后,她无论如何都要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。

和父母的分离对孩子的创伤太大了。可能父母只是离开,但是孩子感觉到是却是抛弃,在ta的一生当中,都要和抛弃感做抗争。

尤其是成年之后,建立亲密关系,很容易经常有抛弃感。

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,如何发展精神需求

对于孩子来说,除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给的安全感。

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当底层的需求满足了,才会有高层的需求。或者说,物质需求,安全需求满足了,才会发展出精神需求,如求知欲,才会好好学习,享受学习的乐趣。

当然,也有人会说,有一些孩子,也是留守儿童,可是也发展很好,学习很好啊,这确实是存在的,但是也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这个孩子本身足够聪明,而相反的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比较多,不能以偏概全。

就像有一些不上学的人可能会比上学的人发展的好,但是这个概论是非常小的。有成就的人中还是高学历者居多。

留守儿童中发展的好的,内心也是有缺失的,那些缺失和创伤很可能在成年后浮出水面。

他们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,也能沉浸在学习,是因为学习让他们尝到了甜头,通过好好学习,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。

对于那些容易在学习父母遭受挫折的学生来说,这条路是不通的。

成年以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或孩子

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那就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,也可能被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对待。

小的时候,为了赚钱留下孩子,长大了,孩子也可能会因为赚钱,对父母不管不顾,父母对孩子思念的时候,孩子以给钱了事。

钱很重要,但是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高质量的陪伴更重要,就像《银河补习班》里,马飞宁愿跟着自己的爸爸吃苦,也不愿意跟着有钱的妈妈。

在知网上搜,有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,都在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是情况,但是根本在于家长能否觉知到这一点,以及国家能够做点多少。

被留守的儿童长大后,当有了自己的孩子,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,那就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,那就是留孩子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,因为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,然后就造就了新一代的留守儿童。

除了有一部分必要的留守之外,其实有一部分是没有太必要的留守,只是父母的觉知不够。

贫乏环境中老人带的孩子不利于大脑发育

研究证明,经常被老年人带的孩子,没有年轻人带的孩子大脑发育得好,因为老年人穿的衣服一般是比较单一是颜色,而且老年人的腿脚不灵便,可能更多的是让孩子不要乱跑乱动,但是孩子的大脑发育需要丰富的刺激,才能够发展的更好。

在《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里》,有一个实验:把同样的小白鼠分成两拨,养在不同的环境里,一个是比较简单的环境,仅仅提供吃喝拉撒睡的地方,另一个除此之外,还有丰富的玩耍的娱乐设施,一段时间之后,对小白鼠的大脑进行解剖,发现,在丰富环境中长大的小白鼠大脑皮层比贫乏环境中的要厚。

如果把孩子留在家里,给不了孩子足够好的环境和条件,得不到好的发展,不如别为了赚钱留下孩子。

赚了钱,养不好的孩子,可能一辈子都要为孩子操心,付出,相反,有一些孩子,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,但是,得到了足够的爱和滋养,发展的很好,长大后一年赚的钱,可能是父母一辈子赚的钱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上一篇 2024年3月27日 10:49:55
下一篇 2024年3月27日 10:53:18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