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理·芒格曾说:“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,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。”
在心理学上,一个人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,称为“配得感”。
配得感低的人,总是习惯自我攻击。
在被认可时,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,而是惶恐这份认可名不副实;
在被指责时,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到自己的对立面,全盘否定自身的价值。
与之相反,配得感高的人,从不纠结于这些,他们只专注于通过行动去争取和实现。
只有提升自我认同感,才不至于一直在低配的人生中踟蹰不前。
“低配得感”,正在消耗你的能量
《冒名顶替综合征》一书中,有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。
奥利弗,是一家公司的高管。他工作尽责,能力出色,颇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。
在外人眼中,奥利弗家庭美满、事业有成。
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些美好的表象,其实根本无法掩盖他内心深处的不安。
他没有办法坦然享受自己拥有的一切,在他看来,自己得到的越多,内心越是煎熬。
究其原因,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。
在他4岁时,父亲就抛下了这个家,留下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长大。
父亲的离开让母亲受到了很大的打击,从那之后,她开始一蹶不振。
奥利弗生怕被再次抛弃,开始对母亲言听计从,扮演起了一个完美孩子的角色。
可就算如此,母亲仍然每天闷闷不乐。
儿时的经历,让奥利弗认定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,不配过幸福的生活。
如今的自己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,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而已。
倘若有一天,好运不再光顾他,那么他就会失去现在的体面生活。
这样的心态,让他每天都如履薄冰,生活也越来越不如意。
心理学家米夏艾拉说过:“如果总觉得自己不配,内心的羞耻与内疚感就会越强,你就越会坚信自己无能。”
这种“低配得感”就如同魔咒一般,让人深陷痛苦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。
在此影响下,我们会在无形之中忽略自身的优势,而将不足放至最大。
最终,自身的能量就被这些无谓的情绪消耗殆尽,身心俱疲。
多给自己一些信心,多发掘自己的长处,才能逐渐摆脱“低配得感”的枷锁。
比起他人的贬低,自我否定更可怕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的作者罗伯特·戴博德说过:
“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。”
很多时候,让我们备受折磨的并不是别人的贬低,而是无休止的自我否定。
一个人若是一开始就否定自己,更容易被他人的声音所操控,从外界的评价中来寻求自身的价值。
朋友小童最近换了新工作,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疲惫,每天都高度紧张。
她做了两天的项目策划书,被领导批评说太差了,完全没有一个完整实施的流程。
其实这只是工作中常见的小问题,她却联想到最近的一些遭遇:
把电脑摔坏、参加团建记错了时间、给客户的方案对方不满意……
她反复咀嚼领导说的话,接连在脑子里重现当时的场景,不停地思考领导当时的用词、表情、动作。
然后她给自己下了结论:“我真的太差了,做啥都不行。”
在心理学上,有个概念叫“自证预言”。
意思是我们总是会按照内心的信念来做事,从而不知不觉成为预言中的人。
当你总是给自己负面的暗示,内心的自卑就会持续累积,人也会变得愈加消极。
习惯于自我否定的人,往往会陷入“我不好—我不配—得不到”的恶性循环中。
长此以往,不仅错过了本该更好的人生,还把正常的生活变成一团乱麻。
试着转换思维,把“我不好”换成“我很好”,把“我不配”改作“我值得”。这样“得不到”自然也就会变为“心想事成”。
切断不自信的源头,删除内心的负面评价。
在一次次强化积极的信念之后,我们的人生才能进入正向循环。
停止自我攻击,方能拥有高配人生
在知乎上看过一句话:
“只要你认为自己值得,只要你认为自己够好,坏的事情会变得很少,好的事情也会赶得上。”
一旦拥有配得感,我们的心态、行动,都会向着期待的方向发展,最后往往也会收获令人欢喜的结果。
汶川大地震时,年仅11岁的牛钰被压在了一块石板下。在三天三夜之后,她终于等到了救援。
虽然很幸运地活了下来,但是她永远失去了右腿。
最初她也没有办法接受现实,用海绵和衣裤包裹住自己的假肢,隐藏自己残疾人的身份。
后来,她的爸爸不停地鼓励她,告诉她想要好好生活,就要接受自己的样子。
听了爸爸的话,她渐渐不再为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而感到自卑,开始勇敢地直面生活。
2021年上海时装周,作为唯一一名受邀参加的残肢模特,她踩着机械钢腿走上了T台。台上的她自信大方,收获了一片喝彩声。
后来在一段采访中,牛钰说道:“相信社会上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女孩,她们可能不是肢体残疾,而是身上有伤疤或者内心有点自卑的女孩,但我想说的是,每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